• 1
  • 2
  • 3
  • 4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山市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深度解析


发表时间:2025-5-16 13:08:14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山市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扎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一季度,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达973.09亿元,同比增长4.2%,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本文将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创新驱动四个维度,解析中山市的经济水平与产业特征。


一、经济总量与增长态势:稳中求进,质量提升

2025年一季度,中山市GDP同比增长4.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74.05亿元,增长5.1%,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数据背后,是中山市坚持制造业立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


从更长周期看,2024年中山市GDP突破4100亿元,增速达3.7%,在广东省21个地市中排名跃升至第8位,较2023年前进1位。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山市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与新兴产业的培育。例如,2022年至2024年,中山市工业投资实现翻番,2024年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4.8%,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提升至51.3%,制造业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崛起并进

中山市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特征,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正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迈进。


1. 四大支柱产业:稳增长的主力军

中山市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四大支柱产业。2024年,这四大产业集群规上总产值突破74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六成。


新一代电子信息:依托火炬开发区中国电子(中山)基地,聚焦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物联网等领域,集聚纬创资通、北方光电等企业,2025年一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5%。

高端装备制造:以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为核心,布局激光与增材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细分领域,2025年一季度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

生物医药与健康:火炬开发区国家健康基地集聚康方生物、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等创新主体,2025年一季度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2%,增速领跑全市工业。

智能家电:北部的南头镇、黄圃镇、东凤镇组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集聚长虹、TCL、奥马电器等龙头企业,2024年产业集群规上总产值超2400亿元。

2. 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中山市重点培育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光电光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3%,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8.0%,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智能机器人:翠亨新区引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建设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双创基地,推动工业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

新能源:南朗镇建设氢能产业园,引入广东国鸿氢能科技等企业,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翠亨新区引进中芯国际12英寸晶圆制造项目,填补区域半导体制造空白。

3. 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的支撑

2025年一季度,中山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0%,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中山市正构建“2+3+4”服务业体系,即做强现代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业,突出发展商务会展业、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三、区域布局:组团协同与专业镇联动

中山市工业区分布呈现“组团协同+专业镇联动”的特征,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1. 东部组团:高端产业集聚区

以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为核心,重点布局健康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火炬开发区在全国178个国家高新区中排第40位,入选全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湾区光谷”“湾区药谷”等产业平台建设扎实推进。翠亨新区加快建设,中山生命科学园二期等29个项目动工,马鞍岛环岛路实现闭环,“三纵三横一环”路网格局基本成型。


2. 西北组团:传统产业转型示范区

涵盖古镇、小榄、东凤等镇街,以灯饰、家电、五金等传统产业为基础,推动智能化升级。古镇镇作为“中国灯饰之都”,拥有超1.2万家灯饰企业,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近年来,该镇通过“工改工”项目推动传统灯饰企业向智能照明转型,例如华艺广场引入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灯饰体验中心。小榄镇则依托奥马电器、长虹等龙头企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


3. 东北组团:临港经济与装备制造带

黄圃镇、三角镇、民众镇依托中山港、黄圃港等港口资源,重点发展临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黄圃镇马新工业区集聚了258家企业,形成以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民众镇则依托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吸引京东、顺丰等物流企业入驻。


4. 南部组团:生态友好型产业基地

神湾镇、三乡镇、坦洲镇结合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物医药、游艇制造、生态旅游等产业。神湾镇竹排工业区引入游艇制造企业,形成集研发、生产、展示于一体的产业链。三乡镇依托祥农洲农业高新科技园,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四、创新驱动:研发投入与产业生态双提升

中山市将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研发投入与产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3.30%,跻身全国先进城市水平,成为全省6个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的地市之一。


1. 创新平台建设

中山市拥有火炬开发区国家健康基地、翠亨新区生物医药科技园、中山光子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其中,火炬开发区国家健康基地集聚诺华山德士、美国NBTY等100多家企业,形成新药研发、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六大发展方向。


2. 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山市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2024年新推动1038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76.56%,排名珠三角第一。例如,格兰仕中山基地北厂区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家电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3. 产业生态构建

中山市通过“园区运营商+产业基金”模式,推动产业园区专业化运营。例如,火炬开发区引入中关村信息谷,建设中山科创中心,提供孵化加速、技术转移等一站式服务。翠亨新区与深业集团合作,开发马鞍岛南部科创岛,打造“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载体。


五、未来展望:融入湾区与产业生态构建

随着深中通道通车,中山市工业区将加速融入大湾区产业分工体系:


交通互联:深中通道将中山至深圳前海通行时间缩短至20分钟,吸引深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企业外溢布局。

创新协同:依托中山光子科学中心、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等平台,与广州、深圳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关键技术攻关。

生态构建:学习苏州工业园区经验,建设产业社区,配套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

中山市的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是产业逻辑与空间规划深度耦合的产物。未来,随着“十大舰队”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中山市将形成“传统产业有根基、新兴产业有突破、未来产业有布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本。


中山市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深度解析



返回


中山市飞步脚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 0760-22127002 传真: 0760-22127002 手机: 13702353637 网址:www.zsfeibu.com

网站备案:粤ICP备18031846号 XML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