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山市工业区分布与产业格局解析


发表时间:2025-5-16 13:05:37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山市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扎实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核心、专业镇为支撑、新兴产业园区为补充的工业区分布体系。截至2025年,全市已形成超过760个产业园区,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灯饰、家电、五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本文将从区域布局、产业特色、政策导向三个维度,解析中山市工业区的空间分布与产业逻辑。


一、区域布局:组团协同与专业镇联动

中山市工业区分布呈现“组团协同+专业镇联动”的特征。根据《中山市域组团发展规划(2017-2035年)》,全市划分为五大组团,各组团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1. 东部组团:高端产业集聚区

以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为核心,重点布局健康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火炬开发区作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形成以纬创资通、北方光电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及以康方生物、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翠亨新区则依托深中通道交通枢纽优势,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等新兴产业,吸引了中科富海低温装备制造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


2. 西北组团:传统产业转型示范区

涵盖古镇、小榄、东凤等镇街,以灯饰、家电、五金等传统产业为基础,推动智能化升级。古镇镇作为“中国灯饰之都”,拥有超1.2万家灯饰企业,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近年来,该镇通过“工改工”项目推动传统灯饰企业向智能照明转型,例如华艺广场引入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灯饰体验中心。小榄镇则依托奥马电器、长虹等龙头企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


3. 东北组团:临港经济与装备制造带

黄圃镇、三角镇、民众镇依托中山港、黄圃港等港口资源,重点发展临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黄圃镇马新工业区集聚了258家企业,形成以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民众镇则依托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吸引京东、顺丰等物流企业入驻。


4. 南部组团:生态友好型产业基地

神湾镇、三乡镇、坦洲镇结合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物医药、游艇制造、生态旅游等产业。神湾镇竹排工业区引入游艇制造企业,形成集研发、生产、展示于一体的产业链。三乡镇依托祥农洲农业高新科技园,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二、产业特色: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进

中山市工业区产业布局呈现“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特征,形成“4+6+4”产业集群体系:


1. 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

智能家居:依托灯饰、家电产业基础,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例如,格兰仕中山基地北厂区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家电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电子信息:以火炬开发区为核心,发展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等细分领域。中国电子(中山)基地集聚了凤凰光学、通宇通讯等企业,形成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装备制造:聚焦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装备等领域。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明阳智慧能源集团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研发中心,推动高端装备国产化。

健康医药:依托火炬开发区国家健康基地、翠亨新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发展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已建立新药研发公共技术平台,服务超百家企业。

2.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翠亨新区引进中芯国际12英寸晶圆制造项目,填补区域半导体制造空白。

新能源:南朗镇建设氢能产业园,引入广东国鸿氢能科技等企业,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

智能机器人:东凤镇和泰村工业区引入库卡机器人华南研发中心,开发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

3. 四大特色优势产业

灯饰照明:古镇镇建设国际灯饰设计中心,引入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推动灯饰产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型。

纺织服装:大涌镇依托红木家具产业基础,发展红木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红博城等文旅项目。

板式家具:沙溪镇建设泛家居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家具产业与智能家居融合发展。

三、政策导向:土地供应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

中山市通过土地供应计划与“工改工”政策,优化工业区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升级:


1. 土地供应向新兴产业倾斜

根据2025年供地计划,全市工矿仓储用地供应总量达7852亩,其中南区、板芙镇、神湾镇等区域占比超60%。例如,南区街道将新增工业用地用于建设中山科学城,重点布局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


2. “工改工”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

西区街道金昌工业聚集区改造升级二期项目,通过拆除旧厂房建设高标准厂房,引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改造后年产值增长13倍。古镇镇推进灯都生态湿地公园周边“工改工”项目,腾退低效企业,建设智能照明产业园。


3. 产业园区专业化运营

中山市推行“园区运营商+产业基金”模式,例如,火炬开发区引入中关村信息谷,建设中山科创中心,提供孵化加速、技术转移等一站式服务。翠亨新区与深业集团合作,开发马鞍岛南部科创岛,打造“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载体。


四、未来展望:融入湾区与产业生态构建

随着深中通道通车,中山市工业区将加速融入大湾区产业分工体系:


交通互联:深中通道将中山至深圳前海通行时间缩短至20分钟,吸引深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企业外溢布局。

创新协同:依托中山光子科学中心、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等平台,与广州、深圳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关键技术攻关。

生态构建:学习苏州工业园区经验,建设产业社区,配套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

中山市工业区分布是产业逻辑与空间规划深度耦合的产物。未来,随着“十大舰队”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中山市将形成“传统产业有根基、新兴产业有突破、未来产业有布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本。


中山市工业区分布与产业格局解析



返回


中山市飞步脚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 0760-22127002 传真: 0760-22127002 手机: 13702353637 网址:www.zsfeibu.com

网站备案:粤ICP备18031846号 XML RSS